時間:2017-04-12 點擊: 次 來源:乾耳聽力公眾號 作者:乾耳聽力
戴上助聽器僅僅是聽力康復過程的開始 聽覺器官是人身上最復雜更隱蔽的一個器官,醫(yī)生用耳窺鏡最多也只能看到鼓膜,它的助聽康復也不是那么簡單的。像一些陳舊性的多年的聽力損失患者,甚至有的十年幾十年的聽力問題沒能及時的進行干預,直至實在聽不清了才在家人的催促下來驗配助聽器,他們認為助聽器戴到耳朵上立刻就什么都能聽好,什么都能聽清,可沒有意識到自己現(xiàn)在的狀況。耳朵就是聽聲音的,可是因為很多年沒有足夠強度的聲音刺激,它已經不知道該怎么進行這項工作了,大腦對聲音信號都有記憶功能的,但是你得給它時間,讓他去慢慢的分辨,去記憶...... 許多聽力損失人士的家人和朋友錯誤地認為,佩戴助聽器便可以獲得正常的聽力,他們希望聽力損失人士戴上助聽器后能立竿見影,解決長期困擾的問題。事實上,戴上助聽器僅僅是聽力康復過程的開始。 要成為成功的助聽器佩戴者需要做很多努力,包括習慣新的聲音以及音色的變化,更包括了重新建立交流時的自信心。朋友和家人應該體諒聽力損失人士為了克服交流困難所做的努力,并逐步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才能給他們至大的幫助。 幫助助聽器用戶輕松交談的方法包括: 在傳達信息之前先讓用戶集中注意力;無論站立或坐下都要面對聽力損失患者;講話要清楚,不要口含食物或香煙等異物,這樣會影響患者看口型的能力; 利用手勢和臉部表情幫助理解;必要時降低背景噪聲(例如將電視或收音機聲音關小,或者關上門以減少噪聲); 避免同時與多人交談;在餐館及其它噪聲環(huán)境,盡量使助聽器用戶遠離噪聲源。
如何正確看待助聽器的作用? 客觀地說,助聽器的確有效,但助聽器的作用也不是沒有限度的。助聽器,顧名思義是幫助聽聲的儀器,是幫助用戶去多聽聲音。這有些像戴用義齒(假牙),沒有義齒恐怕硬一點的食物就對付不了;有了義齒也同樣不能去嚼硬骨頭。 本質上是放大裝置的助聽器是如何助聽的呢? 首先,助聽器可以將聲音信號放大,至大限度地保證使用者感受到聲音。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太小的聲音不容易聽清;其次,助聽器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聽力損失情況有選擇地放大不同頻率的聲音(比如,對高頻聽力損失重的患者,高頻多放大;對低頻聽力損失重的患者,則更多地放大低頻),努力保證使用者既能聽到又盡量聽清;第三,絕大多數(shù)助聽器都有重點放大語言頻率,重點保證語言溝通;第四,一些助聽器在放大弱小聲音的同時,還可以按需要限制較大的聲音輸出。由于具備了上述功能,助聽器能使絕大多數(shù)使用者受益。 然而,助聽器又非“萬能”,做不到十全十美,也解決不了耳聾患者存在的全部問題。比如,正常聽覺的高頻上限大約是20000Hz,而助聽器的頻響范圍能到10000Hz就已經很不錯了,對頻率超過10000 Hz的聲音很少反應。從這個意義上講,耳聾患者無論戴用多好的助聽器也不會獲得比正常人更好的聽力。因此,認為戴用助聽器就不再有聽覺障礙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
|
上一篇:為什么助聽器要盡量雙耳選配?
下一篇:寫給助聽器佩戴者家屬的幾句話